久久伊人男人的天堂网站_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_久久久久久99_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上一頁

長 沙 歲 月

  毛澤東接著說:

  “我開始渴望到長沙去。長沙是一個大城市,湖南省的省會
,離我家120里。聽說這個城很大,有許許多多的人和不少學
校,撫臺衙門也在那里?傊,它是一個繁華的地方!當時我非
常想到那里去,進入一所專為湘鄉(xiāng)人辦的中學。那年冬天,我請
我的一位高小老師介紹我到那里去,老師同意了,于是我就步行
到長沙去,當時心情非常激動,一半是擔心自己遭到拒絕不能入
學;我?guī)缀醪桓抑竿约赫婺艹蔀檫@所了不起的學校的一名學生
。使我驚訝的是我居然沒有遇到困難就入學了。但是政治事態(tài)正
在急劇變化,我在那里僅僅呆了半年。

  “在長沙,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報紙——《民立報》,那
是一個民族革命的報紙,刊載著廣州反清起義和七十二烈士殉難
的消息,這個起義是由一個名叫黃興的湖南人領導的。我深為這
個故事所感動,并且還發(fā)現(xiàn)《民立報》充滿了激動人心的材料。
這個報紙是于右任主編的,此人后來成為國民黨的一個著名的頭
頭。這個時候,我也聽人談到孫中山和同盟會的綱領。當時全國
正處于第一次革命的前夜。我是如此地激動,以致于寫了一篇文
章貼在學校的墻上。這是我第一次發(fā)表政見,可是這個政見卻有
些糊涂。我還沒有放棄我對康有為、梁啟超的欽佩。我并不清楚
孫中山和他們之間的區(qū)別。所以我在文章里鼓吹必須把孫中山從
日本召回,擔任新政府的總統(tǒng),由康有為任國務總理,梁啟超任
外交部長!

  “川漢鐵路的修建引起了反對外國投資的運動。人民對立憲
的要求日益廣泛起來。面對這種形勢,皇帝僅僅下詔設立一個諮
政院。在我的學校里,同學們越來越激動。他們用反對留辮子的
行動來表達他們的反清情緒。我的一個朋友和我剪掉了我們的辮
子,但是,別的相約剪辮子的人,后來卻沒有守約。于是我的朋
友和我就對他們進行突然襲擊,強行剪掉了他們的辮子,總共有
十幾條辮子,成了我們剪刀下的犧牲品。就這樣,在一個很短的
時間里,我從譏笑假洋鬼子的假辮子發(fā)展到要求全部取消辮子了
。政治思想多么能夠改變?nèi)说挠^點!

  “在這個剪辮子的插曲上,我和一個法政學堂里的朋友發(fā)生
了爭論,我們各自就這個問題提出了相反的理論。這位法政學生
引用經(jīng)書來為他自己的論點找根據(jù),認為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
可毀傷。但是,我自己和反對留辮子的人,站在反清的政治立場
上,提出一種相反的理論,駁得他啞口無言。

  “以黎元洪為首的武昌起義發(fā)生后,湖南宣布了戒嚴令。政
治局面迅速改觀。有一天,一個革命黨人得到校長的許可,到中
學里來作了一次激動人心的演講。會上有七八個學生站起來,以
對清廷的強烈譴責來表示對演講人的擁護,并且號召大家行動起
來,建立民國。會上人人聚精會神地聽他們講話。當那個鼓吹革
命的演說家——黎元洪屬下的一個官員——向激動的學生演說時
,會場里鴉雀無聲。

  “聽了這次演講以后四五天,我決心參加黎元洪的革命軍。
我決定同其他幾位朋友一起到漢口去,我們從同班同學那里籌到
了一些錢。聽說漢口的街道很濕,必需穿雨鞋,我就到駐扎在城
外的軍隊里的一個朋友那里去借雨鞋。我被駐軍的衛(wèi)兵攔住了。
那個地方已經(jīng)顯得非;钴S。士兵們第一次領到子彈,正在涌上
街頭。

  “起義軍正沿著粵漢路逼近市區(qū),戰(zhàn)斗已經(jīng)打響。在長沙城
外打了一場大仗。同時,城里也發(fā)生暴動,各個城門都被工人攻
占了。我穿過其中的一個城門,又回到城里。然后我就站在一個
高地上觀戰(zhàn),直到看見‘漢旗'在衙門上升起。那是一面白色的
旗子,上面寫著‘漢'字。我回到我的學校,發(fā)現(xiàn)它已經(jīng)由軍隊
守衛(wèi)了。

  “第二天成立了都督府,哥老會的兩個著名成員焦達峰和陳
作新被推舉為都督和副都督。新政府設在前省諮議局的房子里,
議長原是譚延@,后來他被免職,省諮議局本身被撤銷。在革命
黨人發(fā)現(xiàn)的清廷文件中,有幾份請示召開國會的請愿書的副本。
原件是由徐特立用血書寫的,他現(xiàn)在是蘇維埃政府的教育部長。
當時他切斷指尖,以表示至誠和決心。他的請愿書是這樣開頭的:
‘呼吁召開國會,予斷指以送(赴京省代表)。

  “新都督和副都督在職不久。他們不是壞人,而且有點革命
的愿望。他們很窮,代表被壓迫者的利益。地主和商人都對他們
不滿。沒有過幾天,我去拜訪一個朋友的時候,看見他們已經(jīng)尸
陳街頭了。原來譚延@組織了一次叛亂來反對他們,譚是湖南地
主和軍閥們的代表人物。

  “這時,很多學生都參加了軍隊。一支學生軍已經(jīng)組織起來
,在這些學生里有唐生智。我不喜歡學生軍,我認為它的基礎太
混雜了。我決定參加正規(guī)軍,為革命的成功盡力。當時清帝還沒
有退位,還要經(jīng)過一個斗爭的時期。

  “我的軍餉是每月7元——但是,這比我現(xiàn)在在紅軍里的收
入要多。在這7元之中,我每月花2元在伙食上。我還得買水。
士兵必須到城外去挑水,但我是一個學生,不屑去挑水,只好向
挑水夫買。剩下的餉銀,都花在報紙上,我成了一個好讀報紙的
人。當時鼓吹革命的報刊中有《湘江日報》,它經(jīng)常討論‘社會
主義',我就是從這里第一次知道‘社會主義'這個名詞。我也
同其他學生和士兵討論社會主義,其實是社會改良主義。我讀了
一些江亢虎寫的關于社會主義及其原理的小冊子。我熱情地寫信
給幾個同班同學,討論這個問題,可是只有一位同學回信表示贊
同。

  “在我那個班里,有一個湖南礦工和一個鐵匠,我非常喜歡
他們。其余的都是一些平庸的人,而且有一個是流氓。我勸兩個
學生參加了軍隊,我同排長和大多數(shù)士兵建立了友誼。我能寫,
有些書本知識,他們敬佩我的‘博學'。我可以通過為他們寫信
或做其他這類事來幫助他們。

  “革命仍未定局。清廷還沒有完全放棄政權,國民黨內(nèi)部發(fā)
生了有關領導權的斗爭。在湖南,人們都說再次爆發(fā)戰(zhàn)爭是不可
避免的。為了反對清廷和袁世凱,組織了幾支軍隊,湖南軍就是
其中之一?墒,正當湖南人準備開始行動的時候,孫中山和袁
世凱達成了協(xié)議,預定的戰(zhàn)爭取消了,南北‘統(tǒng)一',南京政府
被解散。我以為革命已經(jīng)過去,于是脫離軍隊,決定回去念書。
我一共當了半年兵。

  “我開始注意報紙上的廣告。當時許多學校正在開辦起來,
它們利用報紙廣告招徠新生。我并沒有判斷學校優(yōu)劣的特定標準
;也不明確自己究竟想干什么。一個警政學校的廣告引起我的注
意,于是去報名投考。但在考試以前,我看到一所制造肥皂的‘
學校'的廣告,它不收學費,供給膳宿,還答應給些津貼。這是
一則吸引人鼓舞人的廣告。它說制造肥皂可以大大造福社會,富
國利民。我改變了投考警校的念頭,決定去做一個肥皂制造家。
我在這里也交了1元錢報名費。

  “這時候,我的一個朋友成了學法律的學生,他勸我進他們
的學校。我也讀了這所法政學堂的娓娓動聽的廣告。它許下很多
美愿,答應在3年內(nèi)教完全部法律課程,并且擔保3年期滿學生
可以立即當官。我的那位朋友不斷對我贊揚這個學校,一直到最
后我寫信給家里,重述了廣告上所許諾的一切,要求給我寄學費
來。我向他們描繪了我將來當法律學家和做官的美好圖景。我向
法政學堂交了1元報名費,等候父母的回信。

  “命運又進行了一次干擾,這次是通過一個商業(yè)學校的廣告
。另一位朋友勸告我,說國家正處于經(jīng)濟戰(zhàn)爭中,當前最需要的
人材是能夠建設國家經(jīng)濟的經(jīng)濟學家。他的議論打動了我,我又
花了1元錢向這個商業(yè)中學報名。我果真被錄取了并且在那里注
了冊?墒桥c此同時,我還繼續(xù)閱讀廣告。有一天我讀到一個廣
告,介紹一所公立高級商業(yè)學校的優(yōu)點。它是政府主辦的,設有
很多課程,而且我聽說它的教員都是很有才能的人。我認為最好
能在那里成為一個商業(yè)專家,就又付了1塊錢報名,然后把我的
決定寫信告訴父親。他很高興。我父親是很容易理解善于經(jīng)商的
好處的。我進了這個學校,但是只耽了一個月。

  “我發(fā)現(xiàn),這所新學校的麻煩之處,在于很多課程都用英語
講授。我和其他學生一樣,只懂得一點點英語,說實在的,除了
字母以外,幾乎一無所知。另一個障礙是學校沒有英語教師。這
種情況使我不滿,到了月底我就退學了,并且繼續(xù)留心報上的廣
告。

  “我的下一個求學經(jīng)歷是在省立第一中學。我花了1塊錢報
名,參加了入學考試,發(fā)榜時名列第一。這是一所很大的學校,
有許多學生,畢業(yè)生更是難以計數(shù)。那里的一位國文教員對我?guī)?
助很大;我的文學愛好引起了他對我的注意。這位教員借給我一
部《御批通鑒輯覽》,里面有乾隆皇帝的諭旨和御批。

  “大致就在這個時候,長沙的一個政府軍火庫發(fā)生爆炸,引
起大火。我們學生卻感到非常有趣。成噸的槍彈炮彈不斷爆炸,
火藥燃燒成一片烈焰。這比放爆竹要好看得多了。過了一個月左
右,譚延@被袁世凱趕走,那時袁已控制了民國的政治機器。湯
薌銘接替了譚延@,并開始為袁籌備登基。

  “我不喜歡第一中學。它的課程有限,校規(guī)也使人反感。我
讀了《御批通鑒輯覽》以后,得出結論:不如獨自看書學習。我
入學6個月就退學了,訂立了一個自修計劃,每天到湖南省立圖
書館去讀書。我非常認真地堅持執(zhí)行這個計劃。我認為這樣度過
的半年時間,對我是極有價值的。每天早晨圖書館一開門我就進
去。中午我僅僅休息片刻,買兩塊米糕吃。這就是我每天的午餐
。我每天在圖書館里一直閱讀到閉館的時候。

  “在這段自修期間,我讀了很多書,學習了世界地理和世界
歷史。在圖書館里我第一次看到并以很大的興趣學習了一幅世界
地圖。我讀了亞當·斯密的《原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和約翰·斯·密勒的一部關于倫理學的書。我讀了盧梭的著作,
斯賓塞的《邏輯》,和孟德斯鳩寫的一本關于法律的書。我在認
真學習俄、美、英、法等國的歷史地理的同時,也穿插閱讀了詩
歌、小說和古希臘的故事。

  “我當時住在湘鄉(xiāng)會館里。很多士兵也住在那里,他們都是
‘退伍'或者被遣散的湘鄉(xiāng)人。既沒有工作,又沒有什么錢。在
會館里,學生和士兵總是吵架。一天晚上,他們之間的這種敵對
爆發(fā)成為武斗。士兵們襲擊學生,并且企圖殺死他們。我躲到廁
所里去,一直耽到戰(zhàn)斗結束以后才出來。

  “那時候我沒有錢。家里拒絕供給我,除非我進學校讀書。
由于我在會館里不能再住下去了,我開始尋找新的住處。同時,
我也在認真地考慮自己的‘前途',而且差不多已經(jīng)決定自己最
適合于教書。我又開始留意廣告了。這時候湖南師范學校的一個
動人的廣告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讀到它的好處時很感興趣:不收
學費,膳宿費低廉。我的兩個朋友也鼓勵我投考。他們需要我?guī)?
助他們準備入學考試的作文。我把我的意圖寫信告訴家里,取得
了他們的同意。我替這兩個朋友寫了作文,也給自己寫了一篇。
三個人都被錄取了——所以,我實際上是考取了三次。當時我并
不覺得自己頂替朋友作文的行為是不道德的,只看作是事關友誼
而已。

  “我在師范學校當了5年學生,并且抵住了后來所有廣告的
引誘。最后,我居然得到了畢業(yè)文憑。我在這里——湖南省立第
一師范——經(jīng)歷了不少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這個時期開始形成
。我最早的社會經(jīng)驗也是在這里取得的。

  “這所新學校有許多規(guī)則,我只贊成其中的極少數(shù)。首先,
我反對把自然科學列為必修課。我想專修社會科學,對自然科學
并不特別感興趣,也不去鉆研,所以這些課程我多半得到的分數(shù)
很低。我最討厭的是靜物寫生這門必修課,認為它是極端無聊的。
我總是想出最簡單的東西來畫,草草畫完就離開課室。記得有次
我畫了一條直線,上面加了一個半圓,來表現(xiàn)‘半壁見海日'的
畫意(“半壁見海日”是李白的一首名詩中的一句!怪Z注)。
還有一次,在圖畫考試中,我畫了一個橢圓形就算了事,說這是
蛋。結果圖畫課得了個40分,不及格。幸虧我的社會科學課程
的分數(shù)都很高,這樣就把其他課程的壞分數(shù)扯平了。

  “學校里有一個國文老師,學生給他起了個‘袁大胡子'的
外號。他嘲笑我的文章,說它是新聞記者的手筆。他看不起我視
為楷模的梁啟超,認為他是一個半通不通的人。我不得不改變我
的文風,去鉆研韓愈的文章,學會了古文的措辭。所以,多虧袁
大胡子,今天我如果需要的話,仍然能夠寫出一篇過得去的古文
。

  “給我印象最深的老師是楊昌濟,他是一位從英國回來的留
學生,我后來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聯(lián)系。他講授倫理學,是一個
唯心主義者——但是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他對自己的倫理學有
強烈信仰,努力鼓勵學生立志做一個公平正直、品德高尚和有益
于社會的人。在他的影響下,我讀了蔡元培翻譯的一本倫理學的
書而且在這本書的啟發(fā)下寫了一篇題為《心之力》的文章。我當
時是一個唯心主義者,楊昌濟老師從他的唯心主義觀點出發(fā),高
度贊賞我那篇文章,給了我100分。

  “一位姓唐的老師常常給我一些舊的《民報》看,我興致勃
勃地閱讀這些報紙。從這些報紙里我知道了同盟會的活動和綱領
。有一天我讀到一份《民報》,上面刊載著兩名中國學生旅游全
國的故事,他們到達了西康(舊省名。包括現(xiàn)在的四川省西部及
西藏自治區(qū)東部地區(qū)。解放后于1955年撤銷該省。)的打箭
爐。這件事給我很大的鼓舞。我想效法他們的榜樣,可是我沒有
錢,我想我應當先試著在湖南旅行一番。

  “第二年夏天,我開始在湖南徒步旅行,游歷了5個縣。一
個名叫蕭瑜的學生和我作伴,我們走過這5個縣,沒有花一個銅
板。農(nóng)民們既給我們吃的又給我們地方睡覺;所到之處,我們都
受到很友善的歡迎和款待。和我一同旅行的蕭瑜這個家伙,后來
在南京當了易培基手下的一名國民黨官吏。易培基當時是湖南師
范的校長,以后成了南京的大官,他給蕭瑜謀到北京故宮博物院
監(jiān)守的職位。蕭瑜盜賣了博物院里一些最珍貴的文物,于193
4年卷款潛逃。

  “我感到自己心胸開闊,需要結交幾個親密朋友,于是有一
天我就在長沙一家報紙上登了一個廣告,邀請有志于愛國工作的
青年同我聯(lián)系。我指明要結交堅強剛毅、隨時準備為國捐軀的青
年。我從這個廣告得到三個半人響應。一個是羅章龍,他后來參
加了共產(chǎn)黨,但是以后又轉向了。另外兩個青年后來變成極端反
動的分子。那‘半'個響應來自一個沒有明確表態(tài)的青年,名叫
李立三。李聽了我要說的一切之后,沒有提出任何明確建議就走
了。我們之間從來沒有發(fā)展到
友誼。

  “但是,我逐漸地在自己周圍團結了一批學生,這批學生形
成后來的一個學會①(新民學會。——斯諾注)的核心,這個學
會往后對中國的事情和命運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他們?nèi)藬?shù)不多,
但都是思想上很認真的人,不屑于議論瑣事。他們所做和所說的
每一件事,都有一個目的。他們沒有時間談情說愛,認為時局是
如此危急,求知的需要是如此迫切,沒有時間去談論女人或私人
問題。我對女人不感興趣。我14歲的時候,父母給我娶了一個
20歲的女子,可是我從來沒有和她一起生活過——而且后來也
一直沒有。我不認為她是我的妻子,當時也幾乎沒有想到過她。
在這種年齡的男青年的生活中,議論女性的姿色通常占有重要的
位置,可是我的同伴不但不這樣做,而且連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
情也拒絕談論。記得有一次我到一位青年的家里去,他對我說起
要買些肉,而且當我的面把他的傭人叫來,同傭人談買肉的事,
然后吩咐他去買。我感到惱火,以后再也不同這個家伙見面了。
我的朋友們和我只樂于談論大事——人的性質,人類社會的性質,
中國的性質,世界,宇宙!

  “我們也成了熱心的體育鍛煉者。寒假里,我們徒步穿過田
野,上山下山,繞行城墻,渡河過江。碰到下雨,我們就脫掉襯
衫讓雨淋,說這是雨浴。烈日當空,我們脫掉襯衫,說是日光浴
。春風吹來的時候我們大聲叫嚷,說這是一種叫做‘風浴'的新
體育項目。在已經(jīng)下霜的日子里,我們露天睡覺,甚至于到11
月份,我們還在寒冷的河水里游泳。這一切都是在‘鍛煉身體'
的名義下進行的;這對于增強我的體質也許很有幫助,我后來在
中國南方的多次往返行軍,以及從江西到西北的長征路上,特別
需要這樣的體質。

  “我同住在其他城鎮(zhèn)的許多學生和朋友建立了廣泛的通信關
系。我逐漸認識到有必要建立一個更嚴密的組織。1917年,
我和其他幾位朋友一道,發(fā)起新民學會。學會有70到80名會
員,其中許多人后來成了中國共產(chǎn)主義和中國革命史上的有名人
物。參加過新民學會的較為知名的共產(chǎn)黨人有:羅邁(李維漢)
,現(xiàn)任黨中央的組織部長;夏曦,現(xiàn)在在第二方面軍;何叔衡,
原中央蘇區(qū)的工農(nóng)檢察人民委員,后來被蔣介石殺害(1935
);郭亮,有名的工人運動組織者,1930年被何鍵殺害;蕭
子@(肖三),作家,現(xiàn)在在蘇聯(lián);蔡和森,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
委員,1931年(原文誤為1927年)被蔣介石殺害;易禮
容,后來當過中央委員,以后又‘轉向'國民黨,成了一個工會
的組織者;蕭錚(譯者),一個著名的黨的領導人,是在最初的
建黨協(xié)議上簽名的6人之一,不久以前病逝。新民學會的大多數(shù)
會員,都在1927年的反革命白色恐怖中被殺害了。“大約就
在這個時候,另一個同新民學會相似的團體組織起來了,那就是
湖北的‘互助社'①。它的許多社員后來也成為共產(chǎn)黨員。其中
有黨的領導人惲代英,他在蔣介石發(fā)動的反革命中被殺害,F(xiàn)在
負責白軍工作的張浩也是社員。北平也有一個會社,叫做‘輔社'
,它的一些社員后來也成了共產(chǎn)黨員。在中國其他地方,特別是
上海、杭州、漢口、天津②,富有戰(zhàn)斗精神的青年們也組織起一
些激進的團體,那時他們已經(jīng)開始對中國政治產(chǎn)生影響。

  “這些團體的大多數(shù),或多或少是在《新青年》影響之下建
立的!缎虑嗄辍肥怯忻男挛幕\動的雜志,由陳獨秀主編。
我在師范學校上學的時候,就開始讀這個雜志了。我當時非常佩
服胡適和陳獨秀的文章。有一段時期他們代替了梁啟超和康有為
,成為我的楷模。我早已拋棄康、梁二人了。

  “在這個時候,我的思想是自由主義、民主改良主義、空想
社會主義等觀念的大雜燴。我對‘十九世紀的民主'、烏托邦主
義和舊式的自由主義,抱有一些模糊的熱情,但是我是明確地反
對軍閥和反對帝國主義的。

  “我1913年③進入師范學校,1918年畢業(yè)。”

 、 1917年10月8日成立。原文提到林彪是“互助社”
的社員,其實他并不是。——斯諾注

 、 在天津的這種團體是“覺悟社”,它在組織激進青年的工
作方面是領先的。周恩來是它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創(chuàng)始人中還有鄧穎
超女士等!怪Z注

 、 原文誤為1912年。

下一頁

轉自《人民網(wǎng) 人民領袖毛澤東》

返回《毛澤東故事》目錄